化橘紅、廣陳皮、陽春砂……廣東南藥資源種類豐富,中藥材資源達2600多種,傳統種植的主要中藥材品種99種,是全國中藥材主產區之一。7月至8月,廣東省政協科教衛體委以“提升嶺南道地藥材和名優中成藥大品種質量與市場競爭力”為題開展專題調研。
“我們要解決兩個問題,一是嶺南道地藥材的內涵,二是如何提升市場競爭力。”帶著問題,調研組深入中醫藥產業鏈各環節,摸實情、找問題、謀對策。
道地“廣藥”如何確保地道?
長久以來,中醫藥業一直有著“中醫毀于中藥”的憂慮。2017年3月,《廣東省嶺南中藥材保護條例》正式實施,將八味嶺南中藥材列入立法保護,在全國嘗了“頭啖湯”。但更多的嶺南道地藥材面臨資源枯竭甚至瀕危,亟須“打撈”與保護。
推動中醫藥的創新發展,離不開中藥材源頭質量的提升。廣東省農業農村廳告訴調研組,目前廣東省中藥材的品種選育、規范種植工作處于起步階段,優質中藥材種子種苗供應能力不足,市場產品質量參差不齊,且缺乏專業人才和技術指導,中藥材種植產業化程度也亟待提高。
在云浮市,調研組走訪了云城區前鋒鎮嶺南中藥材種子種苗繁育基地、河口街道健康醫藥產業園等地,了解道地藥材育種、規范化種植及當地中藥企業發展情況。
“近年來,廣東良好農業規范(GAP)基地建設取得一定成效,但仍以園區和局部種植為主,種植規模尚未發展成區域式大規模業態,對當地經濟增長的帶動作用不明顯。”省政協委員、廣州中醫藥大學國際中醫藥轉化醫學研究所所長張榮在調研后建議,從省級層面規劃南藥大片種植區域,打造更多中藥地方名片,推動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從而支撐帶動當地經濟發展。
7月28日,調研組來到廣州市香雪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在了解到香雪制藥在全國布局了完善的道地藥材種植和加工基地后,調研組連連點頭,并進一步詢問了藥材的生產加工、流通倉儲的細節。
“只有穩定的質量,才有好的療效。中成藥的質量,跟藥材息息相關。”省政協常委、廣州市香雪制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永輝建議扶持中藥材使用龍頭企業,鼓勵企業從產品出發,延伸到上游藥材、種植生產加工,激發企業內生動力。
中藥材全產業鏈包含多個環節,橫跨一二三產業,涉及中醫藥管理、農業農村、工信、商務、林業、質監等部門。廣東省中藥協會建議,以生產企業為抓手,由省級藥監部門為主導,建立全省的中藥質量追溯體系,建立高效的統籌管理和監管協調機制,從而進一步促進嶺南中藥材規范化發展,強化中藥材質量控制,從源頭提升嶺南中藥質量。
“廣藥”如何走出去?
在廣東,中醫藥有著深厚的群眾基礎。廣東中藥消費市場全國第一,中藥配方顆粒市場份額占全國30%以上,有全國最大的中成藥、中藥飲片、中藥配方顆粒、中藥破壁飲片生產企業,產業規模和競爭力居全國前列。
“近年來,廣東涼茶作為傳統文化遭受冷落。究其原因是法規限制了涼茶產品不能宣傳其功效,傳統術語也不能用在產品宣傳上,傳承已久的部分配方也因部分品種含有非藥食同源而不能再上市銷售,以往路邊隨處可見的涼茶鋪逐漸銷聲匿跡。”廣州市香雪制藥股份有限公司技術研發總監康志英一語道出了部分“廣藥”的窘況。她建議,推動嶺南特色藥材、藥食兩用藥在涼茶、湯膳、食品等大健康產品功效表述、使用的標準化,讓老百姓了解什么時候用、如何用、用量多少、注意事項。
茂名市也向調研組反映,該市特色南藥如沉香、橘紅,未被納入國家藥食同源目錄,只能走藥材銷售一條路,且由于標準、品質和影響力等原因,極大地限制了特色南藥的生產效益。對此,調研組認為,“藥食同源”在融入百姓生活“治未病”方面優勢明顯,建議因地制宜制定出藥食同源的使用方法,采用“負面清單”的管理辦法,將藥性較為劇烈或確有毒性的藥物列入負面清單。
“中成藥為我國特有醫療健康藥品,其質量標準應具有中醫藥特色,現有的質量標準大多參照植物藥的評價方法,應加強具有中藥內涵的標準研究及制定,在中成藥標準的制定上形成自主的‘中國標準’。”南方醫科大學中醫藥學院中藥藥劑實驗室主任譚曉梅向調研組建議。
標準化是中醫藥現代化與國際化的關鍵。廣東一方制藥有限公司是國內最早從事中藥配方顆粒研發與生產的制造企業,曾牽頭帶領各家中藥配方顆粒企業共同研制國家標準。
“標準的落后阻擋了中藥海外市場的發展,我們迫切需要與國際標準接軌的中藥標準。”在一方制藥調研時,中國中藥控股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一方制藥原董事長魏梅建議建立符合中藥特色的中藥標準,加強面向臨床的中藥標準化研究,深化生物評價法在質量標準化中的應用,協調處理中藥標準與專利的關系。
廣州市清平中藥材市場是華南地區最大的中藥材交易樞紐、全球最大的貴細藥材及參茸滋補集散地。在這里,調研組邊走邊看,并向商戶仔細詢問藥材來源、經營情況、溯源機制等。不少商戶紛紛反映,近期,中藥價格普漲,多味中藥材打破價格天花板,表面原因是資本涌入中藥材領域炒作,深層原因是中藥產業結構失衡。對此,調研組認為,要加強監管和市場調控,還要打通產業數據鏈,建立大數據中心,精準引導產銷,促進中醫藥產業的長遠發展。
來源:《人民政協報》
聲 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聯系電話:028-64775583,郵箱:kefu@zyctd.com。
中藥材市場如何做大做強?中醫藥產業如何創新發展?對于亳州中藥材市場發展有何看法?在9月10日舉行的中國中藥協會中藥材市場專業委員會年會暨全國中藥材市場創新發展聯盟大會主旨演講環節,專家學者圍繞這...
9月8日,全國首屆中藥材產地加工大會暨中藥材產業助力鄉村振興活動在亳州市舉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原副局長、中國中藥協會原會長房書亭,中國中藥協會常務副會長吳憲出席。此次活動指導單位為中國中藥協會、...
醬香拿鐵的余溫還未褪去,酸梅湯又平地驚雷般地在社交平臺上“炸開”,多個詞條登上微博熱搜,顯示出中藥茶飲的火熱。實際上,除酸梅湯外,各地中醫院、中藥房還推出了種類繁多的中藥茶飲,例如和胃調脾茶、減...
央廣網延吉9月11日消息(記者張學龍)9月9日,安圖長白山道地藥材深加工及中藥材交易中心項目開工活動在安圖縣舉行。吉林省委常委、延邊州委書記胡家福出席并宣布項目開工。安圖長白山道地藥材深加工及中...